天玑王朝在经历了诸多风雨之后,赵辰和李婉并未有丝毫的松懈,他们深知,要让王朝长治久安,持续的变革与坚守正道是必经之路。

随着边疆的稳定和南方水灾的平复,赵辰将目光投向了王朝的内部制度。他发现,尽管天玑王朝在表面上繁荣昌盛,但在官僚体系中,仍然存在着一些积弊。一些官员因循守旧,不思进取,导致行政效率低下。为了改变这一状况,赵辰决定推行一场全面的官制改革。

他首先设立了严格的官员考核制度,不仅考察官员的政绩,还注重他们的品德和才能。对于那些表现优秀的官员,给予晋升和奖励;而对于那些庸碌无为、贪污腐败的官员,则予以严惩。这一举措在朝廷中引起了不小的震动,一些习惯于安逸的官员感到了压力,而那些有抱负的官员则看到了希望。

与此同时,李婉也在关注着民生问题。她发现,随着城市的发展,贫富差距逐渐拉大,一些贫民生活困苦,甚至流落街头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,李婉提出了一系列的社会福利政策。她下令在京城和各大城市设立救济所,为贫困百姓提供食物和住所;同时,还开办了一些工坊,为贫民提供就业机会,让他们能够自食其力。

在教育方面,赵辰和李婉意识到,仅仅普及教育还不够,还需要提高教育的质量和多样性。他们邀请了各地的名师大儒到京城讲学,交流学术思想;同时,在学府中增设了新的学科,如天文、地理、算术等,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。

在改革的过程中,不可避免地遇到了阻力。一些保守的大臣认为,这些改革过于激进,可能会破坏现有的秩序。他们联合起来,试图向赵辰和李婉施压。

“陛下,皇后,这些改革举措可能会引发社会的动荡,还请三思啊!”一位老臣在朝堂上说道。

赵辰坚定地回应:“若不变革,王朝如何进步?我们所做的一切,都是为了天玑的未来,为了百姓的福祉。”

李婉也说道:“诸位大臣,我们不能因一时的困难而退缩。只有勇于改革,天玑王朝才能长盛不衰。”

面对赵辰和李婉的坚决态度,反对派们暂时沉默了,但他们并没有放弃,而是在暗中寻找机会破坏改革。

在一次科举考试中,反对派们指使一些官员作弊,试图破坏科举的公平性。赵辰得知后大怒,下令严查此事。经过一番调查,真相大白,涉事官员被严惩,作弊的考生也被取消了资格。这一事件让赵辰更加坚定了改革的决心,他明白,要想让改革顺利进行,必须清除这些阻碍。



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