潇湘省的改革成为全国医疗界关注的焦点,但李一凡清楚,这还远远不够。
尽管潇湘省成功取消了门诊预交金,并得到了国家层面的认可,但他深知,如果不能在制度层面固化改革成果,确保可持续性,这场医疗变革依旧可能昙花一现。
真正的挑战,现在才刚刚开始。
潇湘省的改革核心在于取消门诊预交金,但更深层次的改革目标,是全面推进“先看病,后付费”模式。
李一凡清楚,仅仅取消预交金是不够的,必须建立一整套完善的医疗支付体系,让医院、医保、财政都能形成稳定的运营模式。
为此,他提出了新的政策目标:
1.全面推广“先看病,后付费”模式,拓展至住院费用,确保所有公立医院都能在患者就诊后,通过医保自动结算,患者不需要预先支付任何押金。
2.建立全国首个“医疗信用评价体系”,针对欠费患者进行风险评估,确保医院不会因为患者恶意拖欠医疗费而陷入亏损。
3.推行“医保实时结算系统”,提高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率,让医院不再依赖门诊预交金作为资金流转方式,而是通过医保和财政的及时支付来维持正常运营。
随着潇湘省改革的顺利推进,国家卫生健康委的态度发生了重大转变。
在国务院组织的一次高规格医疗改革会议上,潇湘省的成功经验被详细分析,并最终确定:潇湘省将成为全国首个“先看病,后付费”模式的全面试点省份。
李一凡受邀前往京城,向国家层面汇报改革经验。
在国务院会议室内,来自国家卫健委、财政部、国家医保局等部门的高层官员齐聚一堂,认真听取潇湘省的改革汇报。
李一凡毫不怯场,面对中央官员,他从改革的初衷、实施过程、数据支持、社会反馈等多个方面,系统地阐述了潇湘省的改革成果。
“潇湘省的改革,不是短期的政策调整,而是医疗体系的系统性变革。”他坚定地说道,“我们的目标,不只是让患者少交点押金,而是让全国的医疗支付体系迈入新的阶段。”
国家医保局的一名高官若有所思地说道:“如果你的模式能够成功,那它将成为未来全国医疗支付改革的基础。但问题是,其他省份能否承受这样的财政压力?”
李一凡微微一笑:“我们已经计算过,随着医保支付效率的提高,财政兜底的成本正在逐步降低。如果全国推广,中央财政也可以通过专项拨款,逐步引导各地改革。”
这次汇报会持续了整整三个小时,最终,国家卫健委正式决定,在全国范围内选择五个省份进行试点,而潇湘省将作为第一批示范省份,继续深化改革。
回到潇湘省后,李一凡的下一个目标,是让医院彻底适应“无预交金”时代的新运营模式。
他推动医院进行以下三大调整:
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