凌逸尘再次恭敬地答道:“陛下,臣一心只为我朝商业繁荣,所行之事皆问心无愧。贾大人的弹劾不过是他为了维护自己的私利而编造的谎言。臣恳请陛下明察,还臣一个清白,也还我朝商业一个公平竞争的谎境。” 凌逸尘心中默默期盼着宋理宗能够保持清醒,不被贾似道的权势和谗言所左右,公正地处理此事。

宋理宗听后,微微点头,说道:“凌爱卿平身。此事朕自会派人详查,若查明你无罪,朕定不会让你受冤屈;但若真有不轨行为,朕也绝不姑息。”

此时,文天祥挺身而出,他身姿挺拔,目光坚定如炬,心中怀着对国家的赤诚和对奸臣的愤慨,向宋理宗拱手行礼后,声音洪亮且激昂地说道:“陛下,贾似道专权跋扈,致使朝纲混乱,民不聊生。其在商业上肆意打压异己,如对凌逸尘大人的恶意弹劾,便是其排除异己、维护自身私利的手段,毫无公正可言。凌逸尘大人一心为国为民,所行之事皆为振兴我朝商业,贾似道却污蔑其通敌叛国、扰乱市场,此乃欲加之罪,何患无辞!臣恳请陛下明察,还凌大人清白,惩处贾似道这等奸臣,以正朝纲,保我大宋江山社稷。”文天祥言辞恳切,字字句句皆如利刃,直击贾似道的恶行,他心中暗自想着,绝不能让贾似道这等奸臣得逞,否则南宋将陷入更深的危机之中。

江万里同样神情严肃,不卑不亢地进言:“陛下,贾似道的行径已严重危害国家根基。在这国难当头之际,他不思如何抵御外敌、发展民生,却沉迷于斗蛐蛐等玩物丧志之事,将个人私欲置于国家利益之上。就如这弹劾之事,分明是他见凌逸尘大人的改革举措成效渐显,恐其威胁到自身地位,便使出如此下作手段。臣以为,当务之急是重用凌逸尘大人等贤能之士,推行改革,而非被贾似道这等奸臣蒙蔽双眼,错失复兴良机。”江万里的话语沉稳有力,条理清晰地剖析着贾似道的阴谋,他深知若不及时遏制贾似道的势力,南宋将危在旦夕,因此决心在朝堂上据理力争,为国家的未来争一线生机。

昭勋阁 24 功臣的后人中,曹彬的后裔曹岳也站了出来,他目光炯炯地说道:“陛下,臣祖上追随太祖皇帝,立下赫赫战功,为的便是大宋的繁荣昌盛。如今贾似道倒行逆施,与我祖上精忠报国之志背道而驰。凌逸尘大人的商业改革措施,本可为我朝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,贾似道却恶意阻拦,此等行为绝不能姑息。臣愿以祖上之名起誓,全力支持凌大人,恳请陛下严惩贾似道,让大宋重回正轨。”曹岳言辞恳切,以祖先的荣耀为担保,力挺凌逸尘,痛斥贾似道,他心中想着,绝不能让祖上的英名蒙羞,定要为南宋的清明政治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
赵普的后人赵熙接着说道:“陛下,贾似道结党营私,朝堂之上多为其党羽,导致忠言难进。但今日凌逸尘大人之事,便是一个契机,若陛下能明辨是非,支持凌大人,便是向天下表明陛下革新除弊的决心。臣虽不才,但也愿为陛下分忧,为凌大人的改革之路扫除障碍,对抗贾似道这股邪恶势力。”赵熙的话语掷地有声,展现出其对抗奸臣的坚定决心,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,能够唤醒宋理宗的觉悟,让南宋摆脱贾似道的阴影,走向繁荣昌盛。

贾似道的同党丁大全见势不妙,心中暗自焦急,他深知贾似道的恶行一旦被揭露,自己也将受到牵连。于是,他眼珠子一转,上前说道:“陛下,此事还需从长计议,不可仅凭凌逸尘的一面之词就轻易下结论。贾大人为朝廷操劳多年,其忠心天地可鉴,怎会污蔑他人?想必是其中有什么误会。”丁大全一边说着,一边偷偷观察着宋理宗的脸色,心中盘算着如何才能帮贾似道摆脱困境,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。

然而,宋理宗并未被他的话所左右,他心中已经有了初步的判断,但表面上仍不动声色地说道:“众爱卿都退下吧,朕自会仔细斟酌此事。”

凌逸尘谢恩后退回原位,心中明白,这只是贾似道的又一次阴谋手段,他必须更加小心谨慎行事。

一日,凌逸尘在书房中审阅各地送来的商业情报时,一封匿名信引起了他的注意。信中只有寥寥数语,却提到了如今临安城的书院因资金短缺、师资匮乏,众多学子求学无门,长此以往,国之栋梁将后继无人,而改变这一局面的关键或许就隐藏在市井之间,等待着有心之人去发现。凌逸尘的眼神变得深邃起来,他知道,商业的稳定只是为南宋的繁荣打下了部分基础,还有更多的领域亟待他去探索和变革,而这封信似乎在冥冥之中为他指明了下一个方向。

正当他陷入沉思时,苏文匆匆走入书房,神色略显凝重地说道:“大人,近日听闻贾似道频繁与几位朝中重臣密会,似乎在谋划着一个针对大人您的新阴谋,只是具体细节尚未探知。而且,街头巷尾也出现了一些神秘人,他们看似在打听大人您的一举一动,形迹十分可疑。”凌逸尘微微皱眉,心中明白,平静的表象之下,暗流涌动。他深知,自己每前进一步,所面临的阻力和危险便会成倍增加,但他从未有过退缩之意。只是这未知的阴谋和神秘人的身份,如同重重迷雾,笼罩在他的心头,让他不得不更加谨慎行事,时刻警惕着来自各方的威胁,而他的下一步行动,也将在这重重迷雾中艰难抉择,未来充满了变数和未来……

在这个动荡不安的南宋朝堂,正义与邪恶的较量从未停止。凌逸尘肩负着改变商业格局、推动国家发展的重任,在与贾似道等奸臣的斗争中,他逐渐意识到,仅凭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。那些挺身而出的正义之臣,如文天祥、江万里、曹岳、赵熙等人,让他看到了希望的曙光。他们的支持不仅仅是对他个人的信任,更是对南宋未来的坚守。这场斗争,不仅仅是权力的角逐,更是关乎国家命运的抉择。南宋的兴衰,全系于这些仁人志士能否在黑暗中坚守正义,能否在困境中寻得生机,能否为国家的繁荣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。而凌逸尘也决心在这条充满荆棘的道路上,与志同道合者携手共进,不畏艰险,不惧强权,为南宋的复兴拼搏到底,让历史的长河见证他们的英勇与担当,让南宋的未来不再被阴霾笼罩,而是绽放出希望的光芒。

本章已完 m.3qdu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