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井水清理了伤口后,郑老三,村里大家都管郑启的老爹叫这个,不知从哪拿了一把艾草捣成泥状敷在郑启的伤口上。一股子清清凉凉的感觉让疼痛立刻消减下去。等走到田里,伤口也完全没有肿起来的迹象。
太阳仍有好一段时间才会升起来,天色倒不太暗,朗朗的星光轻轻洒落在田间,淡淡的弯月斜挂在天边一角。风爽气清,正是干活的好时机。
轻轻拢住一把稻子,镰刀用劲一划,稻杆整齐地断开,紧紧地握在郑启的手心。取出怀中的红布,将稻穗包好。这是今年的头穗,稻田里最精华的一部分,人吃不得的,吃了福气就散了,只有回去上给“谷神”,明年田里的稻子才会继续受到“谷神”的保佑,不至于受灾减产。
郑启虽然不大相信,但是农忙结束后的大祭总不会错的。到时候十里八乡的乡亲们都会聚在一起祭祀“谷神”,不过在郑启看来,祭会上的红糖糍粑和萝卜糕才是吸引大家过来的真正“元凶”。他也不大理解老爹对“谷神”的虔敬,每到八月初八,据说是“谷神”诞辰的日子,老爹总要买来两只一斤重的红烛,放在大堂点上一整晚。兴许“谷神”不仅喜欢吃稻子还喜欢吃蜡烛。
太阳终于升起,气温在以一个可以感知的速度向上迅速攀升。可此时不过才收了两亩田的稻子,郑启不得不收起乱飘的思绪加紧收稻。但太阳似乎不知仁慈是何物,用细细的火舌炙烤着郑启的后背,豆大的汗珠很快就止不住的坠在稻子上。
他只能将上衣脱下,贪图一时凉爽,露出精瘦的躯干。皮肤显出被反复晒伤的红黑色,虽然不似一旁郑老三那般已经黝黑入骨,也足以让任何人看到他的第一眼就意识到“瞧!那个泥腿子!”
“要想法子摆脱这样的生活,这辈子怎么能就耗在这堆泥巴里?”郑启晕乎乎地看着田里的稻子,暗暗发誓道。
郑老三的活还要比郑启的更加累人——他得把割下的稻谷挑到晒场上晾干。这个中年的汉子似乎不知道什么叫劳累,脚步既不快也不慢,稳稳地踏在散布着碎石的土路。严格地说这里根本就没有路,只是被踩得多了,连土都被夯实长不出草木来,因此看着像是一条路。
捻了捻稻穗,肥大的谷粒立刻就脱落下来,郑老三心中大定,今年必是个熟年。随便一摸,粒粒谷都那么壮实,恐怕一亩田最少都能收上四担米,就是收上五担也不是没可能。
他已经能预见接下来的日子了,先将租子缴了,留够明年的口粮,还能剩下二三十担的米。不仅能把欠的债条还清,若是接下来几年依旧是这副光景,要不了多久就可以再置上几亩田,又或是等到儿子长几年,给他盖上一间新屋子,再不用挤在那间土坯房里过日子了。
从镇上买的那包白色的肥田粉果然厉害。郑老三原是不大愿意用这东西的,直到看见人家用了两年连着两年都大熟,这才咬牙借了钱来买。好在这肥田粉没有辜负他的“厚望”,毕竟话说回来哪里有庄稼人见到这种灵丹妙药还能拒绝。
晒场上已经有几个人担着稻子先到了,不过奇怪的是还有不少两手空空的人也聚在这里。郑老三走近一看,才知道是老耙子有事要宣布。
“老耙子“原名刘根生,因为正正好好和一柄耙子同高,得此外号。他原是三苇沟的一家普通农户,因七年前村里的村老意外死了,不知被他用了什么法子竟然补上村老的缺。
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