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的时候,老妈给了手电筒。

特地去买了新电池。

人都是会被影响的,宁书原本日子过的算奢华,现在却手电筒都舍不得开。

点起了昨天就做好的火把。

“溪边?”

老三一马当先,手里拿着柴刀,挎着篓子。

“还抓鱼摸虾么?”

“到了你就知道!”

宁书卖了个关子。

到了小溪边,在火光的照射下,老三蹲在石坝边上。

在村里抓鱼,要么是钓,要么是网,要么是撮子。

这种方式还是头一回见。

“鱼也太多了吧!”

老三震惊。

里头现在黑压压的一片,全是鱼。

宁书只叹没有手机,要不拍几张照片,多好的宣传。

看了一会,

“呱.呱..呱...”

二人前头传来了声响。

宁书心中一乐,来了。

小心翼翼地往前走了几步,拿着火把照了照,长满苔藓的势头上,趴着只半个拳头大小的...青蛙。

这自然不是青蛙,虽然外形有九点五分相似。

它有几个专属的名字,比如林蛙,比如哈什蚂,雪蛤...

有点是,味道鲜美,体内含有多种激素维生素,不仅能食补,还有极其丰富的药用价值。

“蛤蟆有啥好吃的?”

老三看了一眼,相当嫌弃。

嗯?!

宁书意外。

“你没吃过这个?”

记忆里,这是从北方传过来的,而且历史挺长的。

“看着都膈应人,谁吃啊!”

宁书大概猜到原因了。

北方,多大一片区域,一样食材想要全面普及,还是有点难度。

尤其,那些稍微奇怪点的食材,都得从小培养。

比如蝉蛹,毛鸡蛋,豆汁等。

因为孩童不会对食材有恐惧,如果家人引导了,也就不觉得奇怪。

可要是当地都没有吃某样食物的习惯...就会如老三一般,露出厌恶奇怪的表情。

“你别哔哔,来先抓几只。”

“行行行!”

摸虾抓鱼,对于老三而言没什么难度。

几分钟功夫,两手就抓不下了。

“先这样,和我回去!”

再度返回营地,宁书用匕首削了几根木棍,直接将蛙蛙一串,放在火上。

“不是,”

老三着急了。

“前头吃小鱼,不去鳞,不破肚就算了。

蛤蟆你整个烤?”

“再说一遍,”宁书瞪了他一眼:“这叫林蛙,不是蛤蟆。

马上就要进入冬眠了,不咋吃东西,身体里很干净。

而且,皮里和内脏有超高的营养...

哎,你就别废话了,乖乖等着!”

宁书其实也没烤过这玩意儿,他长期在野外,没啥不敢吃的。

所以到东北做客品尝后,很是难忘,后来特地买了几次。

并且,当初买的还是人工养殖的,这换成了野生,他现在也很期待。

林蛙含有丰富的脂肪,宁书又远离着篝火烤,老三耐不住,躺进庇护所里休息。

也不知道过了多久,迷迷糊糊之中被喊醒,手里被塞了根串。

“尝尝!”

呼呼...

老三吹了吹,

啥叫一吃一个不吱声。

下嘴前,还有些犹豫,待到嚼了几下后,瞳孔,鼻孔同时放大。



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