次日一早,人们还在睡梦中,官府用的锣声已经咚咚咚响个不停,倡议书张贴于青阳县城各处,衙役负责贴,学子负责说,本是冷清的街道上,不一会已经是人声沸腾。

无需县令大人宋思文出面,已经有不少商户派人传话,他们愿意出钱出物。

粮食以粗粮为主,有劳动力的还可自愿报名清扫道路,修缮公共区域,维护社会秩序,每日可领取一份口粮带走。

衣服以粗麻布为主,主要是防寒保暖,旧衣捐赠为主,女子可自愿报名缝制衣物,店家会根据表现,每日给一定的报酬。

两家医馆也在门口熬制驱寒防冻药汤,供人领取。

城里的庙宇建筑以及人去楼空的房屋,经过休憩,也成为了收纳难民的主要地方。

前提:纯属自发自愿。

奖励:出粮者,根据比例,享有本县粮食收购仓储优先权。

出衣物者,青阳县鼓励百姓种植相应作物,拓荒区域免三年赋税。

医馆亦是,只是补助很实际,粮油布料县衙直拨。

抱着试试的心态,有胆大或者是正没出路的,先行报名参与,一天结束后,果真拿到了倡议书所说的东西,这下,左邻右舍的只要有劳动力的无不响应,一个青阳县城,街道上哪还有什么积雪,行走如常,也没有什么老人孩童因为积雪滑到的事情发生了。

因为有了收入,不管是吃的还是穿的,这个寒冬也多了几分温暖。

青阳县搞的那叫热火朝天,就连返京路途中的司空肇看到宋思文给孟阁老的信也是精神一振,突然后悔自己走早了,要不就能亲眼看看那副景象了。

这一刻,司空肇算是才真真正正的认可了孟阁老的举荐,宋思文确实是个人才。

“皇上,这办法好啊,不用国库出钱,就能解决当地的问题,还举家欢乐,如若上行下效,我朝何愁不会繁荣昌盛。”孟阁老趁机提议,这不,宋思文这里正热闹,旨意就到了,整理一份救灾指南,朝廷将要全国推广。

这一下,宋思文又忙个不停,他不能照搬,只因为全国各地情况不一样,这些东西能否适用就是个问题。

可是他却忘了一个至关紧要的问题,那就是宋思文的政令有效是好事,他未先向顶头上司遂州知府呈报,就直接给了孟阁老,当然宋思文当时也是一时激动,又因为刚见过恩师,想着这也算是对恩师栽培的一个回报,没多想。

宋雪未言明,但是通过楚霆给宋思文提了个醒,宋思文赶紧加急文书一份,附带政绩呈报遂州知府,并且也把皇上的旨意也一道呈报,还请知府大人莅临指导,毕竟他才是个县令,眼界可没知府大人宽阔。

邀功也罢,奉迎也罢,遂州知府黄峥然接到文书的时候,还是高兴的,说明这宋思文可没有得意忘形,忘了他这个顶头上司。

当然,既然皇帝都下诏,宋思文肯定得认真谨慎对待,只是他呢?真要去青阳县城进行指导?

此事一出,这宋思文该是捂不住了,得了天子青眼的人,往上走那是必然。

更何况,他们本就是姻亲,宋思文一家好了,对他来说可没什么坏处。

坏就坏在,他们家自行退婚的事情,一家之主的黄大人可是被蒙在鼓里的。313yxiashu



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