两人说是去喝酒,其实都没有喝酒的心情,这段时间,两人喜欢在荷池旁边说着李洛龙小时候的调皮事,两人都爱说,还都爱听,一些个事,翻来覆去的说,还是津津有味。
夕阳下,有三道人影走入龙阳城,老人在前,其次是一个面色苍白的少年和一身缭绕着说不清道不明气息的少女。
三人在这个捉襟见肘的小城中走着,老人不急,少年也没有催促,身后的少女,更是不敢出声。
三人来到了一张破旧的书案前,老人停下脚步,显得有些苍老,“谁不想在这片天地间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?不管死后是遗臭万年还是流芳百世,都听不到看不到了。死前能看到的只有那些自己曾经亲手涂抹在这片天地间的色彩,不过我们都是可怜的人,李霸天为自己留,他就算是死了,也无遗憾,可是我们呢?我为扶道宗留,你为李家留,那个老秃驴为世人留,就算是不理世俗的楼镇南都想为那栋楼留下一笔,整个古罗,真正洒脱的,只有李霸天一人啊。”
老人面色悲恸,又接着说道“所以我们都没有错,我们只是道不同,立场相对而已,不管最后谁能在这片狭隅中写下那一笔,都值得尊重。或许我们能在地下谈笑晏晏,但是现在却是不能。因为你不会放下,我也不会放下,放不下啊。”
而后老人遥遥对着那张破旧的书案浅浅一揖,生平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对这张破旧书案作揖。
“陆先生。”
老人身后,面色苍白的少年也是收敛起表情,学着老人的样子,作揖。
喊了一声陆先生。
这一揖,少年放下了所有的身段,不再以古罗大皇子的身份,完全是以一个后辈对于前辈的瞻仰而作。
而后苍白少年又是一揖,这一揖,是为曾经替古家分疆裂土的战士而作,为李家而作。过后,无论世事如何变迁,皇室和扶道宗,都不会再顾及任何的情面了。
恩怨一揖消吧。
老人做完这些,对着身后的少年说道“大皇子,你们去一趟那座破落的老酒坊,替我拿回一样东西,我去一趟李家,去看一看我们培植出的圣人之相。”
少年带着少女转身离去。
夕阳西下,李源澄抱着半坛子酒,与那个老仆从后院荷池归来,这半坛酒,又没喝完。
两人一起走到前院,老人对李源澄说道“忙你的去吧,我再去门口看一眼。”
李源澄晃了晃手中的酒坛,还够喝一次的。然后轻声说道“我也想去看看,龙儿回来了,第一眼看到的可不能只是你,也得有我这个爹才行。”
说完,两人一起去了,老人慢慢的坐在门槛上,没有要走的意思。李源澄也就这么坐着。
两人坐着,没有言语。都将目光放向远处。
在两人失神的目光中,一个老道士出现了。
老道士缓缓走来,身影在夕阳下拉的老长。
在一道身影突然出现在两人视线中时,两人猛然一惊,而后确认不是他们要等的人影后,心头一阵失落。
不过两人还是拿出了恭敬,毕竟道士的地位,在古罗,很高。
最后老仆叹息一声,起身打算离开,李源澄也是起身。
老道士笑容和蔼,“李家主,别来无恙,可还记得老道?”
老仆停身,李源澄眼神恍惚。而后笑意盈脸。
“老道长,许久不见了,身体可还硬朗?”李源澄慌忙迎上去。
显然李源澄已经认出了这个曾经拜访过李家道士。
李源澄来到老道士身旁,想要接引他入李府,老道士摆摆手,说道“老道就是途径龙阳城,还记得十几年前途遇过李家,赶巧碰到李家小少爷的诞生吉日,就来看看了。”
李源澄唉声叹气一番,“龙儿已经出门游历了,这次道长不赶巧,扫了道长的性。”
老道士一脸慈祥笑意,“不打紧,不打紧。出门游历好,多见见世面,历练些人情世故,好事好事。”
李源澄陪笑。
“听说李家主平时喜欢翻阅些书籍,可有些体会?”老道士看似随口的问道。
李源澄摇了摇头,“就是学着样子,瞎翻典籍,体会不多,有一点。”
老道士笑着点头,“无妨无妨,只要转轮无废,想来应该能从书本中体会到大气象。读书啊,讲究的水磨功夫,功夫到了,等你回头看原地时,所有的东西都会倒映在眼中的。水流不止,万物始终,风兴云蒸,事无不应,雷声雨降,并应无穷,已雕已琢,返还于朴。书是要慢慢读的。”
老人一边说,一边看向李源澄,在老人眼中,李源澄身上覆有一层极为淡薄的霜华,霜华之下,是宛如风华般的书生意气。
老人又笑道“书本是死的,可书中的气象却是活的,读书不用苛责强求,读出自己的东西就好。”
李源澄点头应是。
老道士也不打算久留,李家的家门,不进了。不是不想进,是进不去了。
然后老道士告别了李源澄,独自远去。
李源澄目送着老道士离开,等老道士彻底消失在视线时,李源澄才转身,打算去书房看会书。
老道士的那番话,李源澄明白了一些。意思就是读书不必急于一时,但却不能落下,流水才能不止,转轮才能不废。
但是这句话的深意,李源澄却是不知道。
本章已完 m.3qdu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