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锹法、地缸法、和水漏法相继推出,能忙的都忙起来了。

要问现在谁最清闲,那就是牧野了。

牧野闲着无事,就在原先的短褂上缝满了大大小小的口袋。脑袋上还顶着一个破口袋。

晚上把诱饵放下去,早上把耗子烫死了取出来。交给正在等待的吴猎户他儿子。回灶房记了个九十三。比昨天少了十五只。看来今天晚上要换个诱饵了。

用布把手缠上,换上新衣服去拔草。这么热的天拔下来的草一会儿就晒干了。

这又一个洞,高树枝?矮树枝?又是耗子脚印!插上高树枝。

高树枝?矮树枝?兔子脚印,矮树枝!

高树枝?矮树枝?没有脚印!这是什么?挖挖看!

哎呦喂!一窝土蛇。往东走不到二里地就是林子,你说你们都窝在这干嘛?

来来来!我给你们找个粮仓。蛇蛇有份,两条蛇一个耗子洞。不吃饱了不能出来。

这不是火麻吗?可惜了我去年那一把火麻籽了!哎!留着!

鬼叉拔了,黏木沾拔了。艾蒿拔了,益母草拔了,老苍子拔了。崔大爷说这都是药材啊!心疼死我了!

哎呀!过界了。这是留着养兔子的地。兔子要吃草。留着!

里边是沟,外边是树?外边是沟,里边是树?还是外树里沟吧!这样就是兔子跳的再远也叫树给挡回来了。喝水也方便。

又一只大个的,天一旱你们就可劲的蹦哒。今天我就收了你们。中午炒蚂蚱吃。

于是本是要挖水沟的人,改成了抓蚂蚱。这蚂蚱个个都有三四公分长。可是够口了。

抓住的蚂蚱放身上的口袋里。

远远的就看见牧泰回来了。牧野站起来跑了两步又停下了!装作若无其事的继续又跑又蹦的抓蚂蚱。

牧泰的声音:“我们回来了。”

牧野拍拍衣服站了起来:“嗯!怎么回来的这么早?五月还没过呢?

几位大娘可是送他们回来的?真是谢谢了!”

一四十多岁满脸皱纹的大娘开口了:“小丫头咋这么客气呢!这都是顺便的事。

这不是听说你这儿收徒弟吗!我们就让你家几个徒弟领我们过来看看。

这四个娃都是我家的,大的这个八岁了,小的那个两岁了。”

另一个三十多岁的妇人说:“这娃是我家的。五岁了。那个大点的,六岁了。是我哥家的。”

七八个妇人你一言我一语的。都说自家的娃娃好。有自己家的,有亲戚家的。

牧野一看这一圈娃娃,最大的就八岁,小的才两岁。就问:“这么小,你们放心放在我这吗?”

一个婶子开口了:“这有啥不放心的!石头都说了,你家一天三顿饭嘞,还天天有肉吃。

我家的孩子不用太看着,别往这林子里领就行了。孩子好不好的你先看几天。

要是觉得不行,你六月六不是要收徒吗?我家还有俩大的呢!那天我正好送他们过来让你看看。这小的要是不行那天正好接回去了。”



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