再看看四周一排排的桃树,心道:原来是到了桃园。

那些宫娥正在采摘着桃树上的花瓣,怪不得提着竹篮子呢,宜兰也是要来采桃花的,却被他强拉进了端仁殿。如果不是他思虑不周怎么会有这许多麻烦?

想到这些他不禁长叹一声:“真是自作自受啊!下一次一定要注意了,拉手也要看场合。”前世大学的风气,动不动就拉手、深吻,他也是深受其害啊!

迷了路的他只好求助宫女了。

他尽量显得自然,然而一副笑脸却败露了一切。宫女们一个个都战战兢兢。

她们都知道,这是个皇子。虽然不知道到底是哪位皇子,但无论哪位她们都是惹不起的。

低着头行礼,一个个闭口不言,这让赵恪很是无奈:“你们别害怕,我就是想问问路。许久未曾回来,现在找不到路了。”

终于,不知道是他的平易近人打动了宫女们,还是宫女们害怕赵恪发怒,有位稍大年纪的宫女站出来回话。

“殿下,我为您带路吧!”赵恪有些惊讶地看了她一眼,宫女脸上淡淡的,没有表情看不出喜怒哀乐。他点了点头,说明了情况让她帮忙分析一下,人能去哪儿。

“按照殿下描述,那位姑娘应该是去了风波亭。”宫女沉思了片刻,肯定地回答道。

“你为什么这么肯定她去了风波亭?”

宫女似乎知道他会这样问,笑着回道:“那姑娘负气出走必然不会跑太远,风波亭离端仁殿不远,而且那里最是雅静,更适合发泄情绪。”

赵恪听她这样一分析,果然很有道理,当即决定:“那就去风波亭,你带路吧!”

两人没多久便来到风波亭,宫女告诉他自己叫梅君,随后便告辞了。赵恪一番感谢后,踏入风波亭。

风波亭位于宫后苑附近,西湖之畔,景色幽静,但是因为在大理寺官衙附近,所以少有人来。

赵恪一路走来竟然一个人也没见,走过长长的回廊,一座位于水中央的亭子映入眼帘。

亭子不大,但却是建造的颇为雅致,有石桌棋盘,亭柱上是梅兰竹菊的漆皮。

不过这些都不是他关心的,他最关心的是风波亭上的那一抹熟悉的倩影。

虽然仅仅是个背影,但他知道那就是杨楠。

如果他连她的背影都认不出了,那也就别谈爱她了。

他这时候忽然有些激动,太久没见,他的思念已经成了堵不住的洪流。然而,刚刚回来就惹她生气,这真是让他痛苦不堪。

快步跑到风波亭,杨楠正好听到声音转过头来,两人长久的对视一眼。

西湖上吹来一股子风,拂乱了岸边的青柳,撩起了杨楠的发丝,同时也让她泪流满面。原来,他们是如此的相爱,小小的误会就让彼此痛苦难言。这正是深爱的体现啊!

如果杨楠不在乎赵恪拉着宜兰的手,如果赵恪不在乎杨楠的感受,那么他们就不算相爱了。

风波亭的水面上有些微澜,那一圈一圈的涟漪将湖里的鱼逗得跳出了水面,将亭里的两人圈在了一起。

杨楠有些失神,看着跳跃的鱼儿不知道说什么。

赵恪紧紧地抱着她,感受着她柔软的躯体。她瘦了,他能感觉出来,这都是因为思念他。他心疼了,手搂得更紧了!

误会了结了,很轻松地消除了。赵恪带着她回了端仁殿,他当着夏氏的面发誓绝不辜负杨楠,这才勉强被放过,但是小丫头宜兰却免不了被责罚了。宜兰被贬去做了添香的宫女,以后不能再轻易见赵恪。听到这个处罚后,她哭个没完,但一个小小的宫女又有什么能力反抗呢?

赵恪虽然心中难过,但没有阻止。心道:以后等他当了皇帝,一定好好补偿她。这丫头心地纯善,一点歪心思也没有,还一心为他着想,他早已经将她视为自己的妹妹。

第二天,赵恪第一次参加了早朝,百官汇集的场面没有电视里那么夸张,但也很是壮观。

端诚殿并没有北京金銮殿那样阔气堂皇,但依然青砖铺地,金玉为墙,甚有皇家威严。

经太监一声高喝“进朝”,百官鱼贯而入,为首的官员是政事堂的,文武分列左右,衣冠博带,倒是颇有些衣冠楚楚的样子。

“人靠衣装,佛靠金装”的俗语说的果然不错,赵恪今日着皇子的袍服,当真是气派非凡。

朝堂上,皇帝赵昚正襟危坐,天子十二冕旒衬得他愈发有帝王气度。

“诏:封皇长子愭为邓王,领江陵知府兼湖广观察使。二子恺为庆王,开府仪同三司,任明州节度使,三子惇为德王,任步军都指挥使,四子恪为信王,任大理寺卿。中书舍人虞允文,迁参知政事。”

本章已完 m.3qdu.com